【聚焦毕业生】从专科到“双一流”研究生:她用3个月极限备考书写逆袭人生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7-11浏览次数:10

新闻中心讯(记者 刘欣宇)“当看到东北林业大学的拟录取通知弹出时,我才敢相信,这场仅仅持续了3-4个月的‘疯狂冲刺’,真的成功了!”近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电子商务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25届毕业生陈玥向备考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历。她原是一名专科生,一路披荆斩棘、拾级而上,今年成功跨专业考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东北林业大学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书写了一段华丽的蜕变之旅。

图为陈玥生活照

陈玥的逆袭之路,早在她专科时期就埋下了伏笔。2020年,她考入文华学院专科,她坦言,最初也曾有过迷茫,但身边的环境成为了她觉醒的关键催化剂。她的4名室友每天雷打不动地占据教室前排,期末互相分享、整理复习资料,多数人拿下了英语四级证书并斩获奖学金。“她们凌晨背单词的窸窣声、图书馆里伏案苦读的身影,像一面无比清晰的镜子,彻底照醒了我,让我告别了‘躺平’的心态。”陈玥回忆道,室友们的极度自律深深触动了她,这种氛围促使她主动加入了“前排学习小组”,并立志专升本。即便后来换了宿舍,新室友在小组作业中展现出的领导力和缜密逻辑,也让她意识到差距,进而主动报名参加学科竞赛,在实战中打磨自己的能力。

图为陈玥所获部分荣誉证书

珍贵的“互监”情谊,是备考路上最温暖的锚点。在专升本备考的关键阶段,陈玥在图书馆偶遇了一位同样埋头苦读的女孩,相似的境遇和拼搏的共鸣让她们迅速成为挚友,组成了“互监小组”。清晨,她们分享全麦面包当作简单早餐;午后,在安静的背书室里,她们用“你问我答”的方式互相抽查考点,紧张又高效;甚至困扰陈玥的跨专业选择难题,也在一次次散步的深度聊天中逐渐清晰。“有次我背错了‘外聘优势’这个考点,她就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带我梳理讲解,直到我完全理解记住,那种被理解、被支持的温暖,至今想起来都让我心头一热。”这份在奋斗中结下的情谊,并未因对方后来调剂至南京读研而中断。在陈玥后面备战考研最焦灼的时期,这位远方的朋友也始终“云助力”:为她整理英语二阅读的高频同义替换词库、录制复试英语口语模拟音频、推荐冲刺阶段的“宝藏网课老师”……这份从专升本延续至考研的坚实情谊,成为了陈玥备考路上最稳定、最珍贵的“情感锚点”。她动情地说:“能结识到这个朋友,是我认为备考路上最幸运的事情之一。”

为了专升本,陈玥当时铆足了劲,她将自己“钉”在图书馆,实现了单日10小时的高度专注学习:上午全力攻克英语阅读长难句,下午则系统拆解专业课的逻辑框架。她不是机械记忆,而是通过思维导图和逻辑梳理,亲手写满了200页笔记,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份高效与专注,最终让她如愿以偿,成功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市场营销专业,开启了至关重要的本科旅程。

图为陈玥学习记录

进入本科,陈玥没有丝毫松懈,她深知起点不同,唯有加倍努力。三年里,她始终保持着3.7的高绩点,稳居专业第三。这份持续不懈的努力,如同默默积累的基石,为她后续挑战更高难度的考研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及为何选择跨度较大的农村发展专业考研,陈玥坦言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博弈”。“其实我心里一直对法学和心理学充满向往,总想着去探索那些充满逻辑思辨和人性奥秘的领域,”她笑着说。然而,经过冷静分析就业形势和考研难度后,她做出了务实而明智的选择:“农村发展专业完美避开了让我头疼的数学,而且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这个领域未来潜力巨大。”就这样,带着清晰的目标,她毅然踏上了跨专业考研的征程。有趣的是,她本科的财务管理背景,反而在《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学习中成了独特优势,让她对数据模型和成本收益分析有着天然的敏感度,这种跨学科的思维碰撞成为了她备考中的一大利器。

2024年5月,陈玥锁定了东北林业大学这所“双一流”高校作为目标。“当时就一个念头:既然要考,就冲一把好学校!”然而,备考之路并非坦途,由于各种事务干扰,她的复习计划累计中断了两个月,让原本就紧张的备考时间骤然压缩至仅剩3-4个月。“别人备考半年、一年,而我只有这么点时间,说不慌是假的。”陈玥回忆道,“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了这条路,就只能咬牙往前冲,拼尽全力!”

图为陈玥生活照

她的冲刺,充满了“狠劲”和高效。她并非传统意义上“五六点起床”的“卷王”,甚至有时会睡到8-10点,但她有自己独特的“断联”绝招——学习时,她会将手机直接扔到六楼(人在二楼背书),或者仅使用平板专注学习,确保每天能实现10小时的高效输出。面对英语二、政治,以及《管理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四本厚重的专业课书籍,她像拆解坚固堡垒一样,制定了极其详尽的计划。英语备考,她不盲目刷题,而是死磕真题:每天雷打不动精做1-2篇阅读,逐句分析复杂的长难句结构,并将所有生词和关键的同义替换词组工整地整理到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遇到棘手的翻译题,她会对比多个版本的参考答案,潜心总结翻译技巧。临近考试,她还会将历年作文真题系统分类,整理出通用模板和高分句式,反复练习套用,直至烂熟于心。

专业课上,陈玥更是摒弃了死记硬背。她先通读教材,提炼每章核心观点,再巧妙地将本科市场营销课程中学到的案例分析方法迁移过来,把抽象的农业经济理论与农产品销售、农村电商等鲜活的实际场景紧密结合。学习《农村社会学》时,她会联想到自己家乡的村落变迁,尝试用书本理论去解释现实问题;遇到晦涩难懂的概念,她主动联系本科老师请教,或在考研论坛上积极与学长学姐交流。同时,她还把每本书的重点浓缩成一张张清晰的思维导图,贴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便于随时回顾强化。专升本时期磨炼出的强大自律,让她在短短几个月内就高效完成了四本专业课的学习任务,真正做到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会贯通。

考研之路,崩溃与压力如影随形。“那些密密麻麻的专业理论,背了又忘,挫败感太强了;英语阅读有时错一大片,简直怀疑人生……”陈玥坦言,“有次晚上刷政治选择题,错得惨不忍睹,眼泪‘唰’地就下来了,根本控制不住。”更雪上加霜的是备考期间反复发作的鼻炎和感冒咳嗽,让本就疲惫的身心更加煎熬。

然而,陈玥并非孤军奋战,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她最温暖的港湾。每当她感到低落,妈妈的微信总会准时响起:“丫头,今天有没有喝热汤暖暖胃?”“鼻炎药记得按时吃,别嫌麻烦啊。”知道女儿压力巨大,这位细心的母亲还特意搜集了一整套“上岸表情包”,每次发消息都配上“加油鸭”“一定上岸”的动图,有时甚至会亲手写下鼓励的小纸条拍照发过来。这些带着家常烟火气的关心,成了陈玥最有效的“情绪补给站”。“考研这段路,如果没有妈妈的陪伴,我可能早就被压力击垮了,我觉得我的这张录取通知书,有一半是妈妈的功劳。”陈玥动情地说道。

同时,陈玥表示也想对很多老师们表达谢意。“有的老师可能只在专业课上匆匆见过一面,却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记得有次深夜,我实在绷不住了,给《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授课老师韩美玲老师发了一大段崩溃的话,心想这么晚老师肯定休息了,结果老师不仅秒回,还一条条耐心开导我、安慰我,那一刻,真的感觉特别特别温暖,好像又有了力量。”

图为陈玥生活照

从专科到“双一流”,陈玥用她的勤奋、智慧、韧性和强大的支持系统,书写了一段令人振奋的逆袭传奇,生动诠释了奋斗如何改写人生的轨迹。

如今,成功“上岸”东北林业大学的陈玥,最想对正在考研奋斗路上的学弟学妹们说:“别把自己逼得太紧,想哭就哭,想喊就喊!考研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些挫折和磨砺,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坚韧。别害怕最终的结果,大胆地、坚定地往前冲吧!当你真正全力以赴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远比你想象中要厉害得多!”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