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汪佳琪)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深化对教材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把握,2025年9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研室于1102会议室组织召开集体备课会,围绕教材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开展深入教学研讨。本次备课会由俞娜老师主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交流充分。
备课会上,俞娜老师从教材出发系统梳理了第一章的整体框架与教学重难点。她指出,本章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模块,涵盖“唯物论”与“辩证法”两大核心部分,旨在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物质观、运动观,掌握辩证思维方式。第一节“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重点阐释哲学的定义、物质的定义、意识本质以及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系统讲授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第三节则聚焦于方法论意义,强调将哲学原理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在分享教学思路时,俞娜老师结合自身授课经验详细分享了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关键概念定义的经验,梳理了不同学习模块之间的如何衔接,指出了各个教学模块的重点难点。除此之外,在梳理内容的过程中,俞娜老师分享了自己常用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哲学概念和观点。随后,与会教师围绕若干关键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就“如何对待哲学原理与生活案例的关系”“矛盾双方如何相互转化”等问题交换意见,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困惑。
经过深入研讨,与会教师达成多项共识:一是要坚持围绕搞懂搞通哲学概念-观点-哲学原理这一教学线索展开;;二是在备课过程中对网络信息保持审慎态度,如果有疑问应回到原著中去理解;三是要备课准备要充分,提升课堂实效。
本次集体备课会持续近两小时,内容充实、讨论深入,不仅深化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拓宽了教学思路与方法。大家一致表示,将充分吸收本次备课成果,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